每经记者 王敏杰 发自上海
6月2日,加拿大时装公司宝姿(00589,HK)股价大幅跳水,截至收盘跌7.19%。
这源于6月1日宝姿发布的一份公告。根据该公告,因为持续的业绩压力,公司将先后出售全部时装和服饰业务,退出服装主营业务,转而投资回报更佳的行业。
在业界看来,作为上市公司,持续低利润的背景下,业务转型正是市值管理需要做的事。
业绩下滑是硬伤
在上述公告中,宝姿宣布以6亿元出售时装和服饰业务20%权益,以作为退出传统时装服饰业务并进行业务转型的第一步,之后公司还可能以24亿元出售时装和服饰业务中余下的80%权益。
接盘方为深圳东方富海,目前,收购双方已经签订框架协议。东方富海公司网页显示,其投资领域囊括信息技术、健康医疗、节能环保、乳业及化妆品等消费品,未曾涉及服装领域。
无疑,业绩是宝姿出售股份的最大理由。数据显示,宝姿自2010年以来的五年时间,净利润增长持续萎缩,从4.73亿元降至0.73亿元,盈利增幅持续4年负增长,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75.0%。宝姿门店数也在3年内从392家减少至310家。
宝姿方面直言,其拟将20%出售所得的款项以及后续继续出售剩余的80%股权所得的款项,投资在预计将为股东带来更佳回报的中国经济相关行业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宝姿的转型计划酝酿已久,但对于如何积极拓展业务并寻求其他投资机会,公司一直未披露详细计划。就在上个月,宝姿公告称“可能购入及出售本集团某些资产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1月,宝姿宣布大股东作价每股3港元增持该公司6.8%股份,并触发全面收购要约,一旦收购股份总额达90%,宝姿将从港交所退市。
一位机构人士表示,宝姿退出传统服装业,出发点在于上市公司意图剥离不良业绩资产从而收益变现,未来很可能注入新资产。他强调,宝姿股份的接盘者东方富海以及未来另外80%股权的收购方将决定宝姿品牌的前途。
敌不过奢侈品牌
1961年,宝姿(Ports)品牌诞生于加拿大港口城市多伦多。1993年,宝姿将目光投向中国大陆市场。
在宝姿进入中国市场之初,国内高档服装品牌仍处于空档期,以介于高级时装和普通成衣之间的定位,宝姿一度弥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。
2003年底,宝姿在港股上市,7年间盈利上升近390%,期间持续高分红,公司股价也从2003年的3港元暴涨至2008年的31.5港元,这一价格成了宝姿的历史最高价。
随着大量欧美奢侈品牌以及性价比高的快时尚品牌涌入中国市场,宝姿的市场处境开始变得艰难。从2010年开始,宝姿的股价一路下跌,到2014年末最低跌至2.34港元。
北京一管理咨询公司人士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服装业务早已在走下坡路,来自国外高端品牌的竞争激烈,前有奢侈品当道,后有轻奢品牌逆袭,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宝姿的日子并不是太好过。
目前,市场还有不少定位与宝姿类似的品牌,包括歌力思(603808,SH),慕诗国际(00130,HK)和维格娜丝(603518.SH)等。
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崔洪波认为,服装业现在低迷不代表未来都低迷,不排除接盘者认为现在是低价买入宝姿的时机,等到服装业复苏又会迎来新一轮的高潮。“做一个奢侈品品牌或者高端品牌是非常不容易的,这个时机宝姿也是一个可以投资的对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