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机器乃至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,人们对经由大脑与双手的创作却越发珍视。也许,其中的区别在于时间:机器讲求效率,将时间压缩,让任务得以更快地完成;而创作讲究投入,耗费的时光越长,注入的心血越多,成就可能越是斐然。
于是,便有了对“匠心”、“职人”、“手艺”与“传承”的强调,也有了对“大师”的致敬。
爱因斯坦:向无羁的想象致敬
在物理学领域,爱因斯坦是毫无疑问的大师级人物。从相对论、光电效应到能量守恒,其创造的源动力根植于自由无羁的想象,就像他广为流传的名言: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↓↓↓
诗人泰格尔曾评论他:“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。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天性的表现,而它们具有终极的价值。”
爱因斯坦生前曾拥有两枚浪琴表。下图中位于左侧的怀表出产于1943年9月6日,爱因斯坦将它遗赠给长子汉斯。作为这位科学巨匠最珍爱的物件之一,它依然以精确的走时,向爱因斯坦的璀璨成就致敬。
而右边这枚优雅的金质腕表,则以酒桶型的优雅表壳,搭配纯白表面及12个简洁的阿拉伯数字。纤巧的镂空指针精密跃动,其表背上镌刻有字样:“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教授,洛杉矶,1931年2月16 日”。
2008年10月,这枚陪伴过爱因斯坦许多年的腕表,在纽约安帝古伦拍卖行以596,000美元成交,创造了浪琴表迄今为止在拍卖中取得的最高价格。
奥黛丽·赫本:向永恒的优雅致敬
《罗马假日》、《窈窕淑女》、《蒂凡尼的早餐》……每当提到这些银幕经典之作,奥黛丽·赫本的形象就缓缓映现眼帘。
无论是在电影中,在奥斯卡、艾美奖、金球奖的舞台上,还是在儿童慈善与人道主义援助的最前线,任时代变迁,任世间对“美丽”有千万种诠释,赫本的魅力却始终隽永流传。
赋予赫本“大师”之名的,不仅是天生的容貌,更是她的勤恳、友善与敬业。曾两度摘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比利·怀尔德这样评价:“赫本身上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品质,比如高贵、优雅和礼仪。连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,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。”
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,当浪琴表开始选用优雅形象大使的时候,赫本便成了最当之无愧的人选。浪琴表打造了象征“意式甜美生活”的黛綽维纳系列腕表,不仅与赫本的优雅相匹,也让人联想起《罗马假日》中令人难忘的意式情怀。
彭于晏:向热爱与专注致敬
创意、勤勉、聪慧、优雅,在无尽的时光长河中,或许有无数种品质可以成就一位大师的诞生,每一个时代自有其评判的标准。而在“正能量偶像”彭于晏的眼中,被年轻人认可的“大师”又是怎样的呢?不如跟随我们的独家专访,探一探优雅男神的“励志心”吧!
-
谁有资格被彭于晏叫一声“大师”?
“就演戏而言,有很多人被我当作大师。比如拍摄《黄飞鸿》时合作的洪金宝大哥。比如合作过的大师级导演,像徐克、张艺谋,以及我很欣赏的林超贤等。当然还有梁家辉大哥、张家辉大哥这样的演员前辈。”
-
称他们为大师的理由是?
“每个人对大师的定义都不一样。在我看来,成就一名大师,首先需要热爱。大家可能觉得拍这个戏很辛苦,但我不会,因为我喜欢。”
-
能举个例子说明大师们最让你敬佩的精神吗?
“比如拍戏的时候,像洪金宝和洪家班,他们也知道有很多特技可以用,不需要每个动作都真的去做。但他们还是要求自己做威亚动作。我记得有个动作,从三楼跳到一楼,他们一共拍了三十八条。从晚上7点到早上6点,就拍一个镜头。”
“我想,这就是大师与普通人的区别。宁可专注于12个小时的真实表演,而不是简单的特技与后期。一个一个镜头的去累积,直到几百个、几万个,最后才能有所成就。”
“热爱,并追求极致。专注,并力求精准。” 这就是彭于晏对大师精神的总结,也是他渴望身体力行的标准。
独家视频↓↓↓
彭于晏为你揭晓心目中的大师
热爱与专注是彭于晏对大师的定义。而以“大师” (Master)命名的名匠系列腕表,也秉承浪琴表180多年以来的制表传统,用匠心向大师致敬。
谈到手上佩戴的名匠系列时,彭于晏告诉我们:“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,制表师与演员也很相似。他们都是在同一个时刻里,想尽办法地去把一件事情做好。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他们专注在这个过程中,很安静,也很享受。“
“如果我是制表师,我可能就会想怎么让腕表更准确,怎么让设计更有质感,怎么让它在一百年后还是被大家喜欢。”男神同款名匠系列月相计时腕表,以其独特的月相显示功能,凝聚精诚匠心与优雅设计,只为向大师致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