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3年底下发相关通告,将“美白”产品列为特殊化妆品监管,史上最严厉的“国家美白特证备案”政策随之出台。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文件要求,美白产品需“持证”上岗,没有拿到美白特证的美白产品,只能生产和销售到2015年6月30日。

一、谁家“美白特证”最多?

1、气韵

2010年,百雀羚旗下定位中高端的气韵品牌诞生并进驻化妆品专营店渠道,用了4个月时间,当年即实现了2000万零售额。百雀羚集团高层人士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“气韵品牌目前的零售额已有十几亿之多,而百雀羚集团对气韵品牌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。”

 

那么,剑指美白护肤市场NO.1的气韵究竟拿到了多少“美白特证”?这个品观君也没能扒到。不过品观君知道的是,百雀羚集团在国家法律法规对化妆品行业审核日益严谨的背景下,提前布局了160多个“美白特证”。背靠强大的集团实力(2015年年销108亿元),难怪进军美白市场的气韵底气十足。

品牌美白特证数:28个

 

2015年2月,自然堂举行了全新雪润皙白精华暨新代言人发布会。主打美白概念的雪润皙白精华也成为继2013年的雪域精粹系列旗下的冰肌水和2014年的凝时鲜颜系列旗下的24小时休眠霜之后,自然堂发布的又一明星级产品。品观君了解到,截至目前,自然堂拿到美白特证的产品一共有28个。

品牌美白特证数:20多个

“市场上很多产品能做到白,但是区别好的美白产品和一般产品的重点在于‘美’字上。消费者追求的美白不仅仅是皮肤的白,而是有光泽、透亮的白。”韩束相关负责人表示,围绕“致力于给与消费者光泽透亮的美白肌肤”这一理念,韩束在美白技术和配方上下了不少功夫。

 

而在美白上,火棘系列的配方中加入了维生素C衍生物和维生素E衍生物,作为美白的主要成分,二者结合具有比单一成分更有效的美白作用。

4、美肤宝

“今年,美肤宝荣获‘防晒品类第一名’。来年,更要以‘做中国护肤品行业第一名’的发展目标,再创品牌新辉煌。”这是美肤宝品牌创始人、环亚集团董事长胡兴国在美肤宝2015年12月23日的品牌年会上,发布的美肤宝品牌愿景。

 

其中,美肤宝目前共有34个产品拿到了美白特证,这里面就包括美肤宝的明星单品美白隔离防晒霜。这款单品卖得有多火?品观君只说一个数据——美肤宝美白隔离防晒霜去年销售金额在6亿元。

5、高姿

从1994年在国内首创基因美白概念,到2012年成立美白国际护肤研发中心,推出DNA美白概念与首创的抗老美白科技,并打造了销量高达百万支的美白BB霜家族,在过去的30年,高姿品牌只专注于一件事——美白。

 

在不久前的30周年庆典上,高姿定下了一个三年目标:进入中国化妆品品牌前五,美白品类NO.1。

品牌美白特证数:45个

 

据欧诗漫方面透露,目前欧诗漫已有45个美白特证,另外还有17个美白系列新品及美白防晒新品在申报或准备申报阶段。此外,欧诗漫集团旗下子品牌樱尚也有18款产品拥有美白特证。

品牌美白特证数:15个

去年,丁家宜重归庄文阳帐下,丁家宜美白类产品也将在拿到美白特证后于今年下半年推向市场。据了解,目前丁家宜已拥有15个美白特证,其中10个获得美白特证的产品是新品肌漾白系列,5个则是升级后的经典一洗白产品。

 

此外,丁家宜还将经典的面容一洗白升级为丁家宜美白保湿洗面奶。丁家宜品牌总经理高伟淳表示,新款丁家宜美白保湿洗面奶,便是在特证新政策下孕育而生的产品,“准备美白特证申请之初,我们已经研讨出针对美白保湿洗面奶在美白诉求上所要达到的效果。”因此,升级后的产品定位不仅仅是美白,更在于将美白、清洁、养护多效合一。

品牌美白特证数:98个

 

当然,除了品观君盘点的这8个本土化妆品品牌,一定还有很多本土品牌也拿到了美白特证,或在积极申请特证的路上。美白特证的背后,是各个品牌在美白产品研发上的新一轮PK。

在对上述品牌进行完盘点之后,品观君还想探讨另一个问题:这一政策究竟对美白市场和化妆品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?

业内各界人士对于这一新出的规定则各有各的忧愁,中小品牌方有的愁够不着申报标准,主打美白的品牌有的愁突如其来的审批费用,渠道商有的愁可能来临的美白产品的价格上涨,行业商会有的愁新规一刀切带来的市场负面影响过大。

“如今,这一政策仍会对一些中小实力的企业有一定影响,但对有规模的企业影响不大。”广州吴志刚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志刚表示,通过这段时间,有实力的大企业已经陆陆续续把美白特证补齐。

 

“现在申报每个美白特证产品需要的成本在2.5万左右,包括了非特备案、检测成本和美白特证的成本。但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远远大于这个,因此产品申报对我们而言也属于正常范畴内,没有牵涉到产品和营销成本。”金雨秋表示,时间成本和审批成本一定程度上也让企业对产品立项更加慎重,也督促美白市场走向稳定和规范。

吴志刚认为,美白特证的费用不能被称作“成本”,而是“资产”,“拿到美白特证的企业更具竞争力,因此对美白特证的投入也是构筑企业壁垒的办法。”

“美白特证化管理不是一个消极的管理措施,它对美白产品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所以长远来看有利于这个行业的规范。”在徳之馨(上海)有限公司化妆品原料部销售及市场总监梅鹤祥看来,美白特证能提高整个行业对美白的重视程度,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层面和管理的严格程度方面均有提升。

在进行规范后,市场上美白产品的数量是否有所减少?吴志刚告诉品观君,在过去两年,的确有部分品牌退出了美白市场,同时也有一些品牌在产品宣称上打“擦边球”,用到一些光感、雪颜等会让消费者产生美白联想的词汇。

可以看到,美白特证化管理虽然对美白市场规范有着积极影响,但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带来了时间成本和申报费用成本。那美白特证数量多是否就等于研发实力强?

“企业拥有美白特证的能力,也能代表企业实际的研发能力,尤其是在美白项目方面”,梅鹤祥肯定了美白特证与研发能力之间的关系,特别是在技术的严谨性和可行性方面。

 

“美白特证代表了一个独特的美白配方,肯定是和研发相挂钩的。但高姿对研发的重视度一直很高,美白特证政策的出台要求我们留出一年的申报周期,因此更多是对我们研发的前瞻性有了更高要求。”

曾勇也表示,研发是企业在整个品牌运营过程中很重要的战略投入,而不是受到了美白特证的驱动,但申报美白特证带来的1-2年的时间成本则要求企业对市场的预判更准确,“九美子会继续坚持美白大师的定位,并为美白产品的研发建立了更专业的团队,以保证产品能够符合市场未来的趋势”。

相关推荐

美容榜单